清水巖勝蹟  

 

 

 陳子波 徐番邦    撰  黃健君     整理2004.8

 

 

清水巖是寶島台灣勝蹟之一,位於南台灣高雄縣之南,林園鄉屬鳳凰山麓,為一隆起珊瑚礁石灰岩地質,是台灣本島海岸上升明顯的丘陵地形。居於港都高雄市東南方,南臨台灣海峽,東望下淡水溪,環山綺巖美石(石蛙、石虎、石龜、石船)、仙洞、靈泉等天然景色,為全省之冠。山麓有泉水從石縫湧出,晝夜不停,澄清見底,此即清水巖命名之由來。在清代鳳山縣時期稱鳳山八景之一「鳳岫春雨,主要景點有清水寺、靈泉寺、龍蟠洞、長壽茄苳、桃源洞、石船、石台灣、唐榮墓…等。從巖上遠眺,林園鄉境、屏東平原盡在眼中,琉球嶼、琅嶠、大武諸山隱約可見。 

清水巖在林園鄉潭頭村(原金京潭)山麓有泉從石罅出,注為汗池,大旱不涸,灌田數百畝,曰靈泉池,相傳此水為堪輿家林半仙仗劍喝出,未知確否?原池上有大榕一株,俯臨如蓋,現己被砍伐,惜哉。其水澄清,以之烹荼,別饒風味,此即清水巖命名之意。

ap_20060402102640446.jpg 清水嚴寺

現地方士紳為發展觀光事業,組織重建委員會,推徐番邦等負責,將清水寺擴建,其寺聯語均出名家手筆,有謝冠生、張維翰、黃國書、黃杰、彭醇士等,至原有古蹟亦正計劃修築中,歷經該山平原處中浮一小丘昔有二人狀如相攜,形態天然,名之為石翁媼,又有仙人一跡,趾痕深約二分五指宛然,今皆不復存矣。又有獅子喉,於山上闢一竅,徑六尺許,作獅子張口勢,相傳其喉若吐煙,則東港必遭回祿,此理殊不可解。旁有兩小丘,對峙如鐘鼓,此皆肖形而名。

寺之西南有一天然石洞曰仙洞(今改稱桃源洞)清幽絕俗,洞壁有龍馬之紋,其形出自天然,循此前進,有石狀如船,名曰武陵船,高丈餘長三、四丈。又聞之父老言,清泉穴中潛有「止風龜」,若遇暴風,此龜出現池中,其風立止,岩上有亭為遊人休憩之所,涼風拂面,煩襟盡滌,登其巔,放眼太平洋中,煙波浩渺,琉球嶼隱約可見,至瑯嶠大武諸山亦歷歷在目(原載高縣勝蹟)。

遊清水巖,可洽清水寺管理委員會派專人引導解說,首先由清水寺參拜起,該寺創立於康熙5年6月15日(西元1666年),殆民國53年8月15日(西元1964年)改建以來,寺宇雕樑畫棟,堂皇華麗,周圍勝景,曾已架橋鋪路,環境煥然,風光萬狀,聲聞遐邇,參拜香客日增,遊覽善士信女倍至,由此視之,殆不愧為南台灣一大名勝。俗云:「百聞不如一見」,蓋身歷其境者,莫不嘆為觀止!

 

來自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94E3c2aRGAIwhh02GIeJpg--/article?mid=45

 

 

 

心得:

 

 

看了這份介紹

 

 

我才知道

 

 

原來林園清水嚴有這麼有趣的歷史

 

 

在之前我都以為清水嚴只是一個戰爭的遺骸

 

 

但是現在我才知道

 

 

原來在上面的這座[清水嚴寺]

 

 

也有這樣怪談的歷史

 

 

其實清水嚴有趣的地方也不是只有這樣而已

 

 

還有他的登山步道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大家也可以去那裡玩喔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0182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